欢迎访问宝鸡市房地产业协会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工作


激荡创新发展的磅礴动力

[ 发布:宝鸡市房地产业协会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2021-09-22 | 浏览:517

]

天宫遨游、蛟龙入海、天眼聆宇、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问奔火……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基础研究到中试研发,从重大工程到前沿科技,一系列大国重器惊艳问世,中国整体科技实力实现跃升,在全球创新格局的位势不断提升,无不凝结着广大人才的创新智慧。

职称制度作为科学评价、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挥棒,是激发广大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杠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健全体系打通“天花板”,完善标准破除“四唯论”,创新机制提升公信力,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减负……2016年以来,党中央把职称制度改革纳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总体布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密集部署、持续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职称制度不断走向科学,改革红利逐步显现,人才活力充分释放,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蓬勃创新动力。

(一)

点亮思想之光,才能擘画改革道路。思想高度指引改革进程,认识深度决定改革力度。

2013年9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学习在中国创新的地标——中关村举行。这场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这是敏锐把握国际大势的深刻洞见,这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形势所迫。

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国家间的竞争更加倚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聚焦于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审视国内,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形势逼人,使命逼人。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物质资源越用越少,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国已经是人才大国,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从“钱学森之问”到“圆珠笔之问”,从“‘填表’教授”现象到“帽子满天飞”问题,迫切呼唤着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各种束缚人才创新手脚的枷锁。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评价人才要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减负;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科学理论引领改革方向,改革突破释放制度活力。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职称评定制度”;从中央深改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到中办国办正式印发意见,期间历经全国万名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深入开展改革重难点问题研究、形成28个共57万多字的课题报告、召开8次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这项涉及千千万万专业技术人才切身利益的改革徐徐拉开大幕。

这是一场直面问题的自我革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称制度历经技术职务任命、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双轨并行制等不同阶段,发挥了激励提升、团结凝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新专业新技术新职业不断涌现,人才队伍素质、结构、分布发生深刻变化,现行职称制度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存在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外语、论文、计算机“一刀切”问题,最为人才诟病。有人评说“孔子若活到今天是不能评教授的,因为他光讲学没有文章”;有人疾呼“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无法真正迈向人才强国”。问题是时代之声,也是改革之剑。这次职称制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广大人才呼声,真刀真枪疏通堵点,动真碰硬纾解痛点,解开职称领域束缚人才的绳索。许多人才评价,“职称制度改革有力度有温度”。

这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深刻变革。

这次职称制度改革,立足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职业特点,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遵循规律、科学评价,问题导向、分类推进,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基本原则。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探索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评审专业,正高级职称覆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树立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干什么、评什么,让干得好的能评得上;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丰富职称评价方式,特殊人才特殊方式评价;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畅通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人才职称申报渠道,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深化“放管服”,下放评审权,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

有破有立、破立结合,改革配套政策稳步推进。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等相继出台,职称制度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截至目前,职称改革已完成27个系列改革工作。工程、经济、会计、统计、技工院校教师等11个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新的职称制度框架体系完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基本形成、蔚然成势。

(二)

站在三尺讲台从教33年的蒋华松,凭着优异的教学专长,如愿评上了大学教授;只有大专学历的陈斌,凭着研发机器获得的超高专利分,破格评上了高级工程师……从“工人院士”到“农民教授”,再到“没有论文也能评上教授”一时间上了热搜,职称制度改革带来的裂变效应,正在打开越来越多职业群体新时代的人生“彩蛋”。

量体裁衣靠尺子,评价人才看标准。标准是人才评价的核心,也是人才最为关注的问题。“学术水平再高,没有论文就评不上教授”“工作跟外语不沾边,过不了外语考试就评不上职称。”职称评审中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曾是人才广为诟病的痛点。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广大人才的槽点,职称制度改革大刀阔斧行进:打破“四唯”倾向,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弱化论文权重,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不把论文、奖项作为职称评审的门槛性条件。改革既要破更要立,职称评审鲜明树立重品德、能力和业绩的导向,量才的尺子指向科学。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考察职业道德和从业操守,把品德放在人才评价首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将师德表现作为首要条件,对科研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推行学术不端行为“一票否决制”;统计专业人员职称评审,维护统计数据真实性,坚决抵制统计造假。建立诚信档案库和失信“黑名单”,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严厉打击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使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者寸步难行,重塑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格力量。

坚持干什么、评什么,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探索以专利成果、教案、病例、设计文件等其他成果形式替代论文,推行代表作制度,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改变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让专业技术人才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追求,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坚持分类评价、细化标准,学术型、技术型、管理型、应用型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不同评价标准,推动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和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引导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火热的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多维度的评定标尺,让各类人才各美其美,更有成就感、获得感。

坚持凭实绩论英雄,突出评价人才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职称评审“关键因子”,放宽作出重大贡献人才学历、资历要求,高校、科研院所中经批准兼职、在岗创业、离岗创业的人才,创新创业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破除论资排辈,变“爬楼梯”为“坐电梯”,不少地方开通高端领军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业绩突出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从“一年磨十剑”到“十年磨一剑”,从“著作等身”到“著作等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精神得以张扬,专心致志、甘于寂寞、皓首穷经的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三)

“不管教学水平有多高,到了中级职称就只能原地踏步”;“没有正高级职称,评到副高就到顶了”。职称层级限制的“天花板”,曾让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停在“职业高原”。这次职称制度改革着眼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横向拓展、纵向突破,提升了越来越多职业群体的攀登高度。

横向拓展职称覆盖面。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新职业新领域相继产生,但迟迟没有纳入职称评价体系。改革在横向上拓宽专业领域,保持工程、卫生、农业、经济、会计等领域的职称系列不变,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评审专业,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纵向突破职称层级设置。200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率先开展试点,增设正高级职称,2015年改革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层级设置,将正高级职称覆盖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济、会计、统计、农业、船舶、飞行、工艺美术、实验、中职教师、技校教师等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评正高级职称。

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是人才评价的两项基本制度。长期以来,部分职业资格与职称系列存在交叉重复,增加了专业技术人才负担。改革促进职称与职业资格有效衔接,在相关职业领域建立对应关系。专业技术人员取得职业资格可直接等同职称效力。

职称制度前面连着人才培养,后面接着人才使用,既检验人才培养成效,又为选人用人提供依据。这次职称制度改革根据不同职业、单位和岗位特点,实行不同的方式,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对于不实行岗位管理的单位,以及通用性强、广泛分布在各社会组织的职称系列和新兴职业,采用评聘分开方式,统一评价,分别使用,促进职称评价结果与专技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相衔接。

从未离开过小学讲台的“孩子王”姜言邦成为全国首位“小学教授”;离开体制创业、20多年无法评职称的韩颖,拿到了数字编辑高级职称证书;“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被破格认定正高级职称……改革不断拓展各类人才的厚度,赋予奋斗的意义与价值。“评上高级职称,仿佛找回了刚入行时的激情”“这是花钱也买不到的组织认可”,改革有效解决了部分领域人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让他们重新迸发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四)

一个时期以来,人才管理存在行政化、“官本位”倾向,“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参评”“想用的人评不上,评上的人用不上”等脱节现象,困扰着用人单位和广大人才。人才活力放中来,这次职称制度改革着力“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放权松绑”,不断创新职称评价机制。

丰富职称评价方式,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搞农业的让农业专家来评,搞教育的让教育专家来评,“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的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形成。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明显提高。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规律,以专业眼光慧眼识珠,“让专家选择专家,让人才选择人才”,职称含金量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

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关键一环是“放”活用人主体。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使用人单位都能“穿上称心的鞋”。一校一法、一所一法、一企一法,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

放权不等于撒手,松绑不等于松懈。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斩断利益链、杜绝人情分,让改革红利实起来,检验改革初心与智慧。2019年7月《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从源头上规范职称评审程序,建立职称回避制度,实行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管理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证职称评审质量。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政府监管、单位(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构建起来,职称评审公信力和生命力不断提升。随机抓取授课教学视频,组织校外名师名家评议,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的首次自主评审,便让教师们打消了“职称放水”的顾虑。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持续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市场化,对专业性强、社会通用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的职称系列,以及不具备评审能力的单位,依托具备较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组建社会化评审机构进行职称评审。“话语权”交给社会,职称含金量不降反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实现了职称评审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

“线上提交材料扫描件,审核过了提交纸质版,真是很高效。”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只跑了一次,就评上了正高级工程师;“从填报到提交申请只用了5分钟”,南京方女士登录网络下载打印,就拿到了中级电子职称证书。越来越多的人惊喜发现,过去需要两头跑的职称申报,现在足不出户便可“一网搞掂”。

优化服务是人才工作的本质,是“放管服”的题中要义,也是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称制度改革既是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也是职称评审服务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聚焦专业技术人才反映突出的评审渠道不畅、评审通知不及时、材料要求不清晰、材料提交反复、评审数据共享度低等问题,这次职称制度改革以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开发新版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对全国职称评审数据进行统一归集、统计分析,优化工作程序,简化申报手续,推行“互联网+职称”,减少各类纸质证明材料,减少重复提供材料和重复审核,实现申报、审核、评审、电子证书发放等全流程网上办理,让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增强职称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人才获得感大大增强。

(五)

“乡镇医生评正高职称,搁以前几乎不敢想。”在甘肃乡镇卫生院干了30年的樊建林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评上正高职称。“在村里教书能优先评职称,就不用搬家了。”湖南湘西农村教师杨豫湘放弃了进城找工作的打算。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引导鼓励人才扎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更好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服务脱贫攻坚战到保障疫情防控阻击战,从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到服务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职称制度不断释放出吸引集聚人才的磁石效应。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人才匮乏是贫困地区的短板,贫困地区普遍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问题。以国家之任为任,以基层之急为急。面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推出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开展职业资格考试“单独划线”工作,合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分数线,为贫困地区人才打造“专属快车”,厚植攻克深度贫困的内生动力。

这份厚重的职称“政策大礼包”,体现出勇毅的政治担当,包含着深厚的民生情怀。“双定向”政策释放出的温度,带来了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总量的稳步提升,不断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截至2020年底,“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共有近4万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越来越多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方向。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专技人才总量的一半以上。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出台加强民营企业职称工作政策,拓宽民营企业职称申报评审渠道,鼓励各地在创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地专门设立职称申报服务点,充分激发和释放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稳定就业。江苏开展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工作,通过考核认定的526人中,超过七成来自民营企业。

高技能人才是产业工人队伍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只有职业技能等级一条成长通道,职业发展受限。两次印发改革意见,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先在工程技术领域试点,再拓展到8个职称系列及相关职业资格领域,重点打破学历、身份等条件限制,鼓励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立交桥”。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一批身怀绝招、绝技、绝活的“大国工匠”评上了正高级工程师。

2020年庚子岁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你在前线抗击疫情,我在后方撑腰鼓劲。”疫情可以阻隔距离,阻挡不住服务人才的脚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将抗疫表现列入职称评定指标,为抗疫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优先晋升岗位等级和职称评定,以职称服务传递信心、凝聚力量。3万余名抗疫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

1977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四栏标题的醒目方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提升陈景润为研究员”的消息,在全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引起轰动效应,犹如“一颗知识原子弹爆炸”,很多人闻到了“冰河解冻”的气息,预感改革开放就要潮起东方。

时至今日,“技术工人评正高”“田秀才当上教授”的消息,也只能占据网络热搜的三两天,这是改革发展的生动脚注,这是时代进步的强力佐证,但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清晰而强烈的信号波:一个创新的黄金时代已经扑面而来。

深化改革正在路上,创新发展风正帆满。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